凯发app安卓
  • 民文
  • english
>>凯发app安卓>>人民日报看黑龙江2023
人民日报记者 郁静娴
2023年05月19日07:35 | 来源:
小字号

一颗安徽砀山酥梨,区域品牌价值达190亿元,带动梨农年增收2.5亿元以上,成为强县富民的“金果子”。一块连城红心地瓜干,衍生出五大系列160多个品种,销量占国内市场的80%。一块云南鲜花饼,花香沁人心脾、甜而不腻,形成了“千家企业、百亿产值”的产业格局……大江南北,广袤乡村,一个个“土特产”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让人印象深刻。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土特产”如何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如何找准路子,把好资源转化成好产业?记者进行了采访。

立足资源优势,塑造竞争优势

黑龙江省安达市的鞍达实业集团奶酪生产车间,醇厚的奶香扑面而来。发酵架上,一排排乳黄色的硬质奶酪已经成形。“鉴定合格的鲜奶经过脂肪分离、凝乳、切割等环节,还要经过半年左右发酵。”车间工作人员轻轻翻动奶酪,检查发酵情况。

安达市处于世界著名的奶牛黄金饲养带。在这里,100多年的手工奶酪生产史,30多个现代标准化规模养殖牧场,加上数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就了“中国奶酪之乡”的美誉。

“奶酪是奶业发展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性产品之一,发展奶酪产业对综合利用奶源、优化乳品供给、带动乳品消费有重要作用。”全国畜牧总站二级研究员张书义说,目前,我国奶酪消费量仅占乳品总消费量的1.4%,提升空间还很大。

适应市场变化,让“土特产”更有竞争力。“奶酪发酵周期长,硬质奶酪是我们最大的特色,但在发展中不能因循守旧。”鞍达实业集团董事长王增礼介绍,鞍达奶酪在当地很受欢迎,线下市场占有率在80%以上。企业还研发出手指奶酪、即食鲜奶酪等系列新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进一步打响品牌。

品牌的生命力在于品质。提高品质,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源头强化竞争优势。

在安达市安达镇光明村绿生源现代养殖场,100多头奶牛正在悠闲地咀嚼饲草料。“我们的牛吃得可讲究了!”总经理周现平介绍,除了当地特色的优质羊草,还添加了裹包青贮燕麦,“这种饲草料清香多汁,适口性好,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比苜蓿干草还高1倍,有助于改善奶牛体质和产奶质量。”

从去年开始,安达市开始探索玉米套种燕麦模式,试验地块平均每亩玉米产量742.6公斤,基本与常规种植持平,燕麦产量1108.2公斤(含水),实现种一亩地“多得一吨燕麦草”。

“这一模式有助于突破奶牛优质饲料供应瓶颈。”安达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杨喜刚说,除了丰富饲料供给,当地还考虑选育以收获籽粒为主的燕麦品种,促进半干旱区域农牧交错带稳粮增饲、农牧融合发展。

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打造高品质、好口碑的“金字招牌”。目前,全国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累计超6.7万个。今年,农业农村部还将实施乡村重点产业提升行动,培育更多乡土特色鲜明、主导产业突出、质量效益高的乡村产业。

延伸链条融合发展,擦亮“土特产”品牌

河北省馆陶县翟庄村的温室大棚里,一根根黄瓜顶花带刺。“种好越夏这一茬,能收到8、9月。”翟庄村种植大户王海龙在大棚里忙碌,一年三茬轮换交替,让黄瓜四季不断。

“种了30多年,黄瓜是村里最亮眼的名片。”村党支部书记王维岭介绍,翟庄村发展了950多个黄瓜大棚,辐射带动周边20个村。目前,馆陶黄瓜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省区域公用品牌,凭借品牌溢价,种植户每年增收2000万元。

馆陶黄瓜有啥特色?“咔嚓”,翟庄蔬菜种植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鑫掰开一根黄瓜,又用手对在一起,两截黄瓜紧紧贴合,横着、竖着都掉不下来,“咱这儿的黄瓜干物质含量高,清脆爽口,还有微微的甜味。”

“我们这儿温差大,土质呈弱碱性,适合种黄瓜,在品种上我们选择的是‘津优’系列,水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较高。”馆陶县蔬菜办主任张大鹏介绍,为了提高种植效益,县里与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合作,共建实验实践基地,每年育成优质黄瓜秧苗1亿株。同时,还开发了“黄瓜智能化育苗器”“可升降式黄瓜爬藤架”专利产品,科技贡献率达到70%以上。

在翟庄村黄瓜交易市场,一车车黄瓜从这里销往各地。“品牌黄瓜不愁卖,一斤比常规品种贵2角。”王鑫算了笔账,一亩大棚年产黄瓜5万—6万斤,纯收入能达到3万多元。目前,馆陶县黄瓜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左右,去年总产值达16.12亿元。

小黄瓜如何做成大产业?

在翟庄村大型黄瓜腌制厂,工人正在将酱黄瓜装箱,瓶身印上了醒目的品牌标识,工厂年产量300余吨。村里与天津圣奥化妆品有限公司合作研发黄瓜美肤系列产品,建立黄瓜美肤中心,提升产品附加值。村里还打造了以黄瓜为主题的博物馆和科普园,吸引了不少游客。

“还是这根黄瓜,拓宽思路,发展空间更广阔。”王维岭说,依托黄瓜,村里大力发展集加工、采摘、观光于一体的农旅融合产业,成了远近闻名的“黄瓜小镇”。

聚焦优势谋发展,“土特产”可以做出大文章。今年3月,农业农村部公布了199个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和306个超亿元村。

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要立足特色产业,不断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打造全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产村、产镇一体化发展。

传承乡村文化,拓宽“土特产”发展空间

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玉祁街道玉蓉村,许多人家都会制作传统脚踏糕。特殊的制作技艺,让这种年糕别具一格,口感更细腻。2015年,大学生沈静娟返乡创业,利用祖传手艺生产经营年糕。

想把“土特产”做出名堂,也得蹚出新路子。“做年糕,凭的是技术,靠的是体力,每道工序都耗时费力。”沈静娟坦言,家里祖辈三代做年糕,在方圆十里小有名气,但家庭作坊发展空间有限。

“做好‘土特产’文章,要挖掘市场深度,及时把握新技术变革和新的市场发展机遇,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程郁说,要建立相应生产标准规范,以标准化建设促进生产提效、产品提质,结合品牌打造,提升品牌溢价,扩大市场影响力,增强产业竞争力。

位于玉祁农贸市场东大门的宏凤年糕直营门店,不仅有传统的白糖糕,还有新奇的火龙果味年糕和梅花糕。这些年,从村里的传统老作坊,到2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沈静娟和家人努力创新突破,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擦亮老字号品牌,进一步打开市场。

“在保证口感不变、严格把控品质的基础上,脚踏糕在切割、包装等环节实现了工厂化生产。”沈静娟介绍,根据不同年龄群体喜好,公司开发了20多款新口味,年糕半成品速冻后,配送至各地早餐店、甜品店、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并与一些连锁餐饮品牌合作,开发了烤年糕、年糕火锅等菜品。

小小“土特产”,承载了浓浓的乡愁。去年,玉祁街道脚踏糕制作技艺被正式列入无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惠山区商务局副局长杨晓霞介绍,年糕是南方很多地区的传统美食,针对脚踏糕制作,当地正在组织制定相关团体标准,进一步推动标准化、规范化。每年区里还会推选一批以传统工艺为主、具有较高知名度、产品品质优良的“名特优”食品小作坊,鼓励乡村生产更多特色优质产品。

以传统文化为纽带,更多“土特产”抱团闯市场。“我们的一款新年礼盒包装,就是与本土剪纸艺术家陈静怡合作设计的。两种乡土技艺有机结合,收到了‘1 1>2’的效果。”在区政府支持下,沈静娟挂牌成立了“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依托当地特有的农村资源和特色技艺开展公益活动,鼓励更多人才传承和弘扬传统乡村技艺,做大做强“土特产”。

(责编:于洋、李忠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与动车组“打交道”的女机械师03:11
  • 技能大比拼 龙江有高手01:23
  • 黑龙江开行国产品牌汽车中欧班列00:30
客户端下载
返回顶部
网站地图